公網對講已存在10多年,一直不溫不火。2013年算是第一個轉折點,卓智達,易洽這類平臺開始發力,經過近三年的發展,用戶量穩步上升。尤其卓智達表現搶眼,據傳已發展50萬用戶。
卓智達的成功,吸引了一批傳統對講從業人員投入公網對講的大軍,終端和平臺開始豐富起來。尤其2016年,出現了一大批新的對講平臺,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也在關注和推出各種基于公網平臺的新產品。包括一批品牌廠商,如科立訊,力聲,北峰等。一些有實力的大廠開始投入公網平臺的研發,如捷思銳,中興,華為等。
主流廠商的加入,為整個公網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,整個產業鏈將更加完善,成熟。但未來資源也會向大平臺匯集,越來越多的中小平臺有可能在競爭中掉隊。
未來兩年,眾多公網平臺有可能進入激烈的競爭態勢,價格戰也將不可避免。對于公網平臺而言,2017年,挑戰與機遇并存。公網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通道,市場容量變大,但玩家的增多,競爭壓力增大。技術實力薄弱,資金儲備不足的平臺有被淘汰的風險。
公網對講已存在10多年,一直不溫不火。2013年算是第一個轉折點,卓智達,易洽這類平臺開始發力,經過近三年的發展,用戶量穩步上升。尤其卓智達表現搶眼,據傳已發展50萬用戶。
卓智達的成功,吸引了一批傳統對講從業人員投入公網對講的大軍,終端和平臺開始豐富起來。尤其2016年,出現了一大批新的對講平臺,越來越多的終端廠商也在關注和推出各種基于公網平臺的新產品。包括一批品牌廠商,如科立訊,力聲,北峰等。一些有實力的大廠開始投入公網平臺的研發,如捷思銳,中興,華為等。
主流廠商的加入,為整個公網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,整個產業鏈將更加完善,成熟。但未來資源也會向大平臺匯集,越來越多的中小平臺有可能在競爭中掉隊。
未來兩年,眾多公網平臺有可能進入激烈的競爭態勢,價格戰也將不可避免。對于公網平臺而言,2017年,挑戰與機遇并存。公網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通道,市場容量變大,但玩家的增多,競爭壓力增大。技術實力薄弱,資金儲備不足的平臺有被淘汰的風險。
對于用戶,代理商和設備廠商而言,選擇合適的平臺將成為重中之重。務必需要考慮平臺的長期穩定性。筆者建議從多個維度考察:
1、平臺上線時間,盡量選擇上線長,經歷多年用戶檢驗的的平臺;
2、考察平臺用戶容量,能支撐大用戶量的平臺更加穩定可靠;
3、考察平臺廠商研發團隊實力,研發是未來長期演進的基石。
4、考察平臺盈利能力和融資能力,價格戰不可避免,研發需要持續投入,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,有可能會被淘汰。
16年年底,就傳出某主要的公網平臺,可能出現了經營風險。這也是競爭激勵的后果。